信息来源于华声在线,浙江在线,《中药材》。
虫草狂欢且不说效用如何,咱不太懂这些,但无论是谁都知道所谓的”冬虫夏草“被炒作为相当名贵的中药材。
多年来因为人类的不断挖掘,这种由真菌寄生的昆虫幼虫形成的玩意儿是越来越稀有的,然而在湖南浏阳市镇头镇柏树村的山坡上,村民蒋红英仅仅靠着一人一锄头,就在短短一小时内挖出了107根细长的虫草!
这产量也太离谱了吧?
这个事情发生在2013年的3月份,挖出那107根虫草的当天,蒋红英就将这些虫草给卖给了来自当的收购商徐某,价格是321元。对此她非常满意,有时候她半个月都赚不到这么多的钱!其他的村民也是认准了这个机会,连地都不种了,整天趴在山坡上寻找虫草的踪迹。
展开剩余83%收购商许某其实有是中间商,他几年前外出务工的时候偶然发现很多外地人会收购虫草,想到自己家乡就有这玩意儿,于是他果断回乡,大张旗鼓地向村民们表示愿意用3块钱一根的价格收购虫草!
村民们都疯狂了,乌泱泱地带着锄头、竹篓,携家带口冲上山头,放眼望去,山坡上的人比草木还多!村民们挖到了半塑料袋虫草后,就会马上让家里人去许某家里换钱,去晚了得排队很久。山头上这边也不能离开太久,不然就会被其他人占了位置。
“运气好时一天能挣四五百,比种地强多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边挖边感慨。
许某俨然成为了村里的”财神爷“,他每天都能收到了大量的虫草,高峰期一天能有上千根!不少外地商人闻讯过来采购,最多来一次性拉走了两麻袋虫草!差不多是2万根!销路这么好,而且在村里地位还提高了,许某真的是乐开了花。
其实许某知道真正的冬虫夏草是青藏高原5000米雪线之上的珍稀中药材,而浏阳市镇头镇柏树村的山坡海拔不过几十米。但既然有人收购,那也不管是啥了,反正确实是虫草,自己只是中间商,其他事情自己管不着!
毒物混入滋补市场村民们从没有感觉赚钱这么容易过,他们沉浸在了创收的喜悦之中。
然而浏阳市森林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却非常难受,别误会!他们不是碍于身份不能参与创收,而是他们知道这些虫草跟著名的冬虫夏草压根没啥关系,这是学名为亚香棒虫草的有毒真菌!虽然看起来跟虫草差不多,但是这玩意儿不但没有营养,甚至含有毒素,不算剧毒,但也可能引发腹泻、过敏甚至肝肾损伤。
亚香棒虫草常见于南方低海拔山区,外形虽酷似冬虫夏草,但虫体更小、颜色是灰白或者很深的颜色,子座表面粗糙带突起,是由子囊菌寄生鳞翅目昆虫幼虫后产生的。而冬虫夏草是黄色的,虫体比较肥厚,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形成的复合体。
诞生的原理差不多,但角色完全不同。
因为亚香棒虫草产量大且跟冬虫夏草特别像,于是不法商贩会给亚香棒虫草染色成黄的,然后用重金属粉涂抹亚香棒虫草基部增重当成冬虫夏草卖。2013年初,杭州市民付先生就花32万元在江苏购买两公斤所谓的“野生冬虫夏草”,食用后出现腹痛现象,经药检所检测,全是毫无药用价值的亚香棒虫草。然后又没办法维权,因为卖家是”穿着淳朴的外地农民“,是在市场上流动卖的,骗完冤大头就溜走了。
这样的骗术最早被发现是在2007年4月,由浙江省药品检验所公布。据说至今都还有人被骗,反正我是不信冬虫夏草的,我是无所谓。
很难管理在浏阳的那个案例非常难处理,主要是认知的差异太大。
有关部门去询问中间商许某的时候,他对虫草的的去向含糊其辞:“可能做菜、炖汤、泡酒吧”。他被责令停止了这个买卖,当地的村民还非常不满意,觉得政府断了他们的生计。当镇政府通过广播警告村民“有毒勿食,请勿贩卖”的时候,村民们还固执地找机会偷挖,然后试图自己找到下家卖掉。
对此,监管部门陷入尴尬境地,浏阳市镇头镇林业站站长张国良无奈表示,村民们认定了这种赚钱方式,根本不服管,而且也确实没有法律能限制他们的行为,当时是缺乏法律依据来监管的。药监执法人员试图介入时,卖的人只需辩称收购的是“农产品亚香棒虫草”,执法便难以继续。
我不知道真的冬虫夏草是否功效好,但起码是无害的,送礼也确实有面子。
如果真的要买,记得好好分辨!真正的冬虫夏草颜色是深黄至黄棕色的,虫体类似蚕,然后背部环纹明显,腹面有八对足;闻起来是有点腥气味的,而且摸起来脆脆的。而假货则环纹模糊、足部不明显,闻起来可能是各种味道,而且较为坚韧。
发布于:福建省融正配资-稳操胜券配资-重庆配资炒股-网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